吴忠市新闻传媒中心社会责任报告(2023年度 )
吴忠市新闻传媒中心社会责任报告(2023年度)
目录
1.前言 -1-
2.政治责任 -3-
3.阵地建设责任 -8-
4.服务责任 -9-
5.人文关怀责任 -12-
6.文化责任 -13-
7.安全责任 -15-
8.道德责任 -15-
9.保障权益责任 -16-
10.合法经营责任 -16-
11.后记 -17-
一、前言
(一)媒体概况
吴忠市新闻传媒中心为市委直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现开办报纸、广播、电视三类传统媒体平台,运营吴忠日报微信公众号、吴忠发布微信公众号、“看吴忠”客户端、直播吴忠抖音号等13个新媒体平台。“学习强国”吴忠学习平台上传发布稿件3331条。吴忠日报年发行量13000份左右,吴忠电视台通过有线电视网络、“户户通”等覆盖全市各县(市、区)45万用户。吴忠广播电台91.6频率日均播出17.5小时。“看吴忠”客户端注册用户达12W+,吴忠日报、吴忠发布、微吴忠、听见吴忠等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达28W+,直播吴忠抖音、快手号等短视频关注用户达91.1万,新媒体各平台受众达130W+,全媒体受众达176W+,传播影响力不断扩大提升。
(二)社会责任理念。肩负“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打造宁夏一流媒体、建一流舆论阵地”目标定位,履行好主流媒体的主体责任,为建设现代化美丽新吴忠发展坚定主心骨,汇聚正能量,振奋精气神。
(三)获奖情况。2023年,中心被中宣部列为中央财政支持中西部地区建设地市级融媒体中心试点;荣获2023年度全国智慧融媒建设先进单位称号;中心党委晋级为四星级党组织并荣获吴忠市第三批“模范机关”称号。共有14件作品荣获宁夏好新闻奖和宁夏广播电视奖,其中通讯《“00后”大学生重燃生命之光》《所爱隔山海 山海皆可平》分别获宁夏好新闻一、二等奖;新闻专题《四代守山人:罗山里的传承与坚守》获宁夏好新闻二等奖;纪录片《一身警服 一生荣光》、栏目“有事您找我”获宁夏广播电视奖二等奖。
《“00后”大学生重燃生命之光》(2022年7月13日《吴忠日报》 一版 )
《所爱隔山海 山海皆可平》(2022年2月16日四版)
二、政治责任
2023年,中心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宣传党的主张,反映群众呼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吴忠声音。先后实施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等26项重大主题报道,壮大舆论声音,汇聚奋进力量。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忠实履行使命担当
1.深入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宣传。用心用情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阐释,全媒体开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新思想引领新征程·时代答卷”等专题专栏,充分发挥《吴忠日报》理论版、吴忠日报微信公众号“地评线”栏目、“学习强国”吴忠学习平台“新思想在吴忠”栏目等立体化传播作用,策划推出重大主题理论宣传、政策报道、时政评论、反响报道等236条次。推送《早安同学》312期、《学习进行时
2.持续做好重大主题宣传。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报道工作放在首位,深化传统媒体“头条建设”和网络媒体“首页首屏首条”建设,聚焦“三区建设”“四新任务”“五大战略”重要部署,开设“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强信心 加油干 勇争先”“高质量发展”“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等重点栏目,大力宣传吴忠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建设绿色发展先行市 的典型做法和生动实践。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栏目
(二)坚持守正创新,提升舆论引导力
1.关注民生热点,回应社会关切。聚焦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围绕民生问题、热点话题开设专题专栏,保持对高考、医疗、住房、健康、安全等新闻的跟进和关注。2023年,各平台统一开设“天天学安全” “安全知识每日一学” “安全之声”等栏目。报纸每周一期“社会民生”版,推出服务类稿件,有效放大主流媒体声音。
2.创新报道理念,丰富产品供给。成立质量考评部,制定下发《吴忠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产品传播力奖励办法》《吴忠市新闻传媒中心好作品评选和奖励办法》等制度,提高精品稿件供给能力。精心策划、全新打造的电视新闻类栏目“新闻观察”,全面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媒体视角关注吴忠高质量发展,启发思维,探寻答案,更好服务发展大局。栏目采取权威媒体加互联网模式,坚持多屏互动,确保节目内容在电视、报纸、手机等全媒体覆盖。
电视新闻类栏目“新闻观察”
强化《吴忠日报》版面设计,凸显内容价值,新设“社会民生”“拍客”“吴忠味道”“吴忠记忆”等报纸专题版面。推出沉浸式体验报道“游吴忠 寻味道”、“回访总书记到过的弘德村”现场Vlog、电视系列短纪录片《流淌的印记》《黄沙黄河》、纪实短片《航拍吴忠》、短视频《寄语高考》等一批新闻产品,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
电视系列纪录片《流淌的印记》《黄沙黄河》
(三)重视舆论监督,推动问题解决。发挥主流媒体监督职能,坚持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相统一,始终着眼于推动工作、解决问题。《吴忠日报》开设“曝光台” “回音壁”,做好舆论监督报道,回应群众关切,推动问题解决,维护社会稳定。
《吴忠日报》“曝光台”栏目(2023年2月8日、2月9日2版)
(四)对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学习强国”吴忠学习平台在原有七个一级栏目基础上,先后开设“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绿水青山看吴忠”“光影吴忠”“主题教育”等卡片、专题14个,“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黄河明珠 美丽吴忠”“吴忠早茶 ‘味’你而来”等二级栏目17个,“媒体看吴忠”“强信心加油干勇争先”“走进乡村看振兴”“走进项目看进度”等三级栏目100余个。
“学习强国”吴忠学习平台七个一级栏目
其中,重点专题“光影吴忠”全年发布56期、图集4个,推出我市100余名摄影爱好者600余幅摄影作品,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吴忠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喜人变化,其中多期被宁夏学习平台推送转载,《宁夏吴忠最美消防员刘瀚祺:每一次救援都全力以赴》《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提升耕地质量 打造丰收良田》等被“学习强国”总平台转载。
“学习强国”吴忠学习平台“光影吴忠”专题
三、阵地建设责任
中心坚持移动优先,突出全媒报道,强化融合传播,着力构建全媒体矩阵,积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主流舆论阵地进一步巩固拓展。
(一)全媒体矩阵覆盖广泛。依托融媒体指挥调度中心实现新闻指挥调度、素材整合汇聚、一次编辑多渠道发布的“新闻+”全媒体运行平台,搭建形成以“看吴忠”APP为主干、吴忠日报微信公众号、直播吴忠抖音和快手号等其他新媒体平台为分支的全媒体矩阵。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中西部地区建设地市级融媒体中心项目资金,努力打造地市级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权威信息渠道。
(二)持续资源配置优化。立足大小屏一体策划,围绕主题主线同步开发融媒产品,全员树立“大屏重品质、小屏重传播”导向,同步推出直播访谈、系列VLOG、系列慢直播、系列H5等。在直播吴忠抖音、快手、视频号开设话题,发布短视频554个,全网浏览量达到1.7亿人次。“学习强国”吴忠学习平台上传发布稿件3331条,被宁夏学习平台转发推2600余条,被“学习强国”总平台转载60条。
(三)融合传播提质增效。深化传统媒体“头条建设”和网络媒体“首页首屏首条”建设,成立重点领域新闻报道小组,策划重大主题宣传,持续在融媒体产品广度、力度、温度、深度、精度上下功夫,全年刊播主题宣传《按下“快进键” 冲刺“开门红” 》《湿地里的“守望者”》等全媒体报道5803篇。2023中国面食博览会暨第三届吴忠早茶美食文化节期间,全媒体平台发布相关稿件460多篇;抖音、快手、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 54个,点击量208.79万次。
2023中国面食博览会暨第三届吴忠早茶美食文化节
四、服务责任
2023年,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及时准确提供各类信息,创新开展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等,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履行提供服务责任,党媒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
(一)信息服务。1.提供政策服务信息。“看吴忠”客户端、吴忠网、吴忠日报微信公众号依托现有“政务服务”板块,及时准确刊发政务、惠民政策等信息,推动政策广为人知。2.提供生活服务信息。各平台长年以图文、海报、短视频等多形态发布天气、交通、惠民活动等实用信息。
“看吴忠”客户端
(二)社会服务。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报纸开办“金融”“健康”等专刊,一年刊发50期,广播开办《开学季心理辅导》《吴忠食品安全》等访谈节目,电视拍摄制作《主播说安全》51期。报纸开办“深度”专刊,推出《吴忠:民营经济激流勇进图新志》《吴忠探索文旅融合撬起全域游》等30余篇深度报道,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吴忠日报》“深度(2023年2月28日四版)
(三)公益服务。刊播公益广告,内容覆盖廉洁文化、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等,大力弘扬时代精神,凝聚社会共识,引领时代新风。此外,党员志愿服务队,发起捐赠图书、情暖结对社区等多个志愿服务活动。
(四)助推乡村振兴。开设“走进乡村看发展”等专栏,拍摄制作短视频《乡村振兴看吴忠》20期,为实现乡村振兴凝聚强大正能量。安排83名党员干部在盐池县冯记沟乡回六庄村和红寺堡区新庄集乡洪沟滩村、沙草墩村帮扶农户351户,向红寺堡区新庄集东川村派驻村工作队,帮助当地村集体发展富民产业。
驻村“第一书记”张建华帮农户采摘黄花
五、人文关怀责任
新闻宣传体现人文精神,彰显为民情怀,传递党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
(一)关注民生报道。 围绕经济社会热点和群众关心问题, 改版 “新闻观察”“平安119”“健康吴忠”等电视栏目。《吴忠日报》开设“民生观察”“这事帮您问了”“惠民快讯”等栏目,全年刊出52期,彰显为民情怀。
《吴忠日报》社会民生版(2023年1月31日四版)
(二)注重正面引导做好灾难和事故报道。每日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坚持常态化做好防震防汛宣传。在报道灾难和事故的时候注重社会效果,体现党媒的责任与担当。
(三)关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反映群众心声。2023年,继续办好“有事您找我”栏目,以正面宣传为主,贴近百姓生活,两周一期,注重节目的服务性和互动性,推出《路灯照亮村民幸福生活路》《困扰朝阳新村居民多年的漏水难题解决了》等报道22期,制作短视频25条,线上线下为老百姓解决各类难题近30件,架起了政府落实工作、百姓反映心声的桥粱。
栏目“有事您找我”
六、文化责任
2023年,中心高度重视文化传播职责,不断丰富报道内容形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吴忠丰硕成果,诠释科技魅力,传播科学方法,有力推动公众提升科学素养。
(一)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吴忠日报》围绕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策划专题版面14个,刊发《月饼回归传统老味道 让“团圆味”更浓》等99篇稿件,做到图文并茂,有生动感人的小故事,也有精彩纷呈的活动现场。围绕“推进移风易俗 弘扬时代新风”“文明交通”“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等栏目,策划刊发专题、读图版22个,发布相关稿件350篇,展示人物风采,弘扬时代精神。
(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吴忠日报》开设“吴忠记忆”“绿原”“艺海”等文化专版、吴忠网及“看吴忠”客户端开设文史专题,从文艺精品创作、公共文化服务等多方面着手,深度展现全市文化战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丰硕成果,彰显主流媒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吴忠日报》“吴忠记忆”(2023年10月12日三版)
《吴忠日报》“绿原” (2023年9月26日四版)
(三)宣传和展示科技创新成果。聚焦吴忠实施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工作实现“三个首次突破、四个新进展”,营造科技创新浓厚氛围。大力宣传2023年吴忠科技创新亮点工作,刊发《吴忠:以科技创新助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等稿件,其中刊发《 企业“智造力量”挺起吴忠经济发展“脊梁”》头条稿件近10篇,头版稿件30多篇。
七、安全责任
中心把报道安全放在首要位置,通过不断加强新闻采编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切实筑牢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底线思维,提高履行新闻舆论工作职责使命的能力。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再播再审”制度,及时对刊播差错情况进行通报处罚,筑牢刊播安全生命线;健全应急处置制度和操作指引,加强技术手段的保障维护,确保及时准确、高效有序开展新闻工作,确保相关业务系统安全运行,实现安全刊播任务零事故、零差错,维护主流媒体公信力。2023年,被吴忠市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先进单位。
八、道德责任
遵守新闻宣传纪律,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履行新闻工作职责使命。
(一)遵守职业规范。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规范采编人员职业行为,开展基层蹲点采访活动,有效抵制虚假新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业务学习,坚决杜绝有偿新闻行为。加强广告审查,杜绝低俗媚俗新闻。尊重原创保护版权,制定新闻作品署名管理制度,明确发布作品署名。
(二)维护社会公德。集中做好“光盘行动 反对浪费”宣传,刊播公益广告。结合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教师节等重要节点做好主题宣传,营造崇德尚美的良好氛围。
(三)接受社会监督。在新媒体平台相关位置开设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举报平台,公开联系渠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九、保障权益责任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保障员工薪酬福利,为员工营造健康和谐的事业平台。
(一)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依法依规保障新闻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保障新闻记者正常的采访权、报道权等职业权利不受侵害。
(二)保障职工薪酬福利。全员实行岗位聘用管理,依法依规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和劳动合同,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 ,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收入水平。认真执行法定假期、带薪年假等休假制度,为员工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和生产环境。重视员工身体健康,组织医疗体检,慰问走访生病、住院的职工,提升广大员工的幸福感、获得感。(三)规范新闻记者证管理。严格按照《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规定,完成新闻记者证的年度核验工作,按时更换年检标。及时注销离职、退休人员的记者证。目前,持记者证共有101人,
(四)开展员工教育培训。围绕中心全媒体平台业务发展和工作需要,组织中层干部、采编人员参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时政新闻采编、新媒体短视频策划创意等专题培训360人次。实施“师徒帮带制”,发挥业务骨干的传帮带作用,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十、合法经营责任
(一)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中心在经营创收工作方面,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各类广告发布工作中,严格按照《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对广告播出的相关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播出各类广告,制定《吴忠市新闻传媒中心广告管理办法》《广告三审三校管理制度》《吴忠市新闻传媒中心收入性项目预结算管理办法》《吴忠市新闻传媒中心广告审核发布管理办法》等多项规章制度,严格广告播出流程,确保各类广告安全播出,有效履行媒体社会责任。
(二)严格做到采编经营“两分开”。认真贯彻落实采编与经营两分开原则,中心经营工作全部纳入公司化运营,将中心所有形态的广告经营业务交由宁夏融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统一经营,设立经济管理委员会,形成了由中心党委领导、经委会监督、经管部协调、下设公司执行落实的管理机制,确保采编业务相对独立性的同时,保证经营的持续发展。未出现违法违规经营问题。
十一、后记
(一)回应。2023年,中心秉持高度责任感,忠实履行媒体社会责任,媒体融合改革全面推开、各项新闻宣传工作质效提升、重大活动影响力不断突破。
(二)存在不足。1.在坚持融合发展“移动为先”,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影响力方面还需加强。2.内容创新不足,同质化、低质量的问题还未得到完全解决,品牌内容、栏目的特色、质量还不够突出,深度、精品的优质内容产能需要继续提高。
(三)改进。1.全力抓重点促宣传。提升报道质效,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围绕吴忠市建设绿色发展先行市、能源综合示范市等重大战略任务,以强信心为重点,高质高效开展主题宣传、形势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形成一批适应全媒体传播规律、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融媒报道品牌。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力做好早茶美食文化节、重大项目开工直播等重要活动报道,充分展示吴忠形象、讲好吴忠故事。2.全力抓改革促发展。统筹谋划推动融合改革继续深化前行,调整完善内设机构、绩效考核、干部任用、薪酬分配等运行机制,最大限度释放转型融合的动力活力。高标准完成融媒体功能提升项目建设,通过移动直播车大力提升全市性大型活动直播、录制能力,对广播电视制播系统和融媒体平台开展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开展“看吴忠”客户端安全检测、防范加固和功能拓展。3.全力抓队伍促提升。立足媒体深度融合改革形势需要,加大对中层干部及骨干力量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力度,分阶段、分层级、分内容,实施全员教育培训提升转型。抓紧年轻力量补充,合理利用空缺编制,吸收新闻采编、策划运营、信息技术等关键岗位人才。完善首席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和师徒帮带制度,实行职称评聘动态管理。